买赠,不是谁都玩得好!
买赠,葡萄酒商最常见的营销手段之一。此举,有人玩得成功,也有人失手玩砸。今天,WBO小编给行业从业者提供两个买赠案例,看看成功者和受挫者之间的区别。
日前,北京龙泽上谷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龙泽上谷”)推出了“99+1”与“169+1”活动,在网站、社区、微信圈等进行。短短两周,就卖出了上万套产品,收入上百万。对于这个酒水行业低迷期,无疑是一抹冬日暖阳。
所谓“99+1”,指两支易饮型智利马乌莱产区酒(价值99元)加1元即赠送一支波尔多型手工水晶杯;“169+1”则是西班牙里奥哈产区天帕尼诺一支(价值169元)加1元即赠送郁金香型手工水晶杯一支。
至于做这样一个活动的原因与目的,龙泽上谷总经理、该活动策划人李欣新指出:尽管现在很多葡萄酒商家都叫嚣着渠道扁平化、渠道下沉,但大多数仍仅停留于厂家的叫卖,并没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而他们推出的买赠模式,一方面是把产品推荐的消费者,同时也让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支出享受到葡萄酒,从而增加消费者饮酒的乐趣,刺激再次购买的动力。
“其实,我们现在都还没把活动放上网,由于水晶杯的防护物料尚未准备到位,我们只是针对经销商、员工、酒窖消费者进行了营销,结果两周时间就卖出了上万套。为了集齐6个杯子,有的人一次就购买了6套。”李欣新介绍到,“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因为自己的员工都愿意买,说明这种营销模式真的好。因此,我们很有信心在全国范围成功推广。”
只不过,据龙泽上谷买赠活动的参与者,上海睿玖葡萄酒资讯公司总经理郭福生介绍,尽管这个活动人气十分之高,但基于打造爆款这一目的,该活动的利润并不高。
郭福生介绍到:一款好的水晶杯,制作成本往往在十元以上甚至几十元。而一款大众化葡萄酒的利润也就在20%左右。再加上物流、包装成本,这个活动的利润比较微薄。
“未来,我们还会调整活动的模式,让活动能够有所利润。”郭福生指出。
业内人士更是指出:此举其实满足了消费者不怕便宜,就怕占便宜的心态。此种心态被精准抓住,可以说不火都难!
但是,葡萄酒买赠活动并不是谁用都有效。
前不久,北京另一家葡萄酒公司推出的买赠模式,就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困境。
这家葡萄酒公司为拓展烟酒店,推出了买300元葡萄酒送300元餐券、买600元葡萄酒送600元餐券的活动,餐厅是当地一家有多个分店的老字号餐厅。据悉,这家葡萄酒公司还曾选择过俏江南,但因为客单价过高,后来放弃了。
但几个月下来,该葡萄酒公司仍积累了百万元餐券无法消化。据了解,该活动一方面在自己的微信平台发布,却响应者寡;其次,烟酒店经销商做推广的时候,怀疑者也甚多,有人说是不是有其他目的,抑或怀疑能坚持多久,活动会否失效;第三,促销员上街发送活动传单的效果也不好。很多DM单发了,却被直接扔掉。
有业内人士分析,上述公司买赠营销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好的平台把信息发送出去。毕竟,葡萄酒公司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市场影响力,利用自己的平台进行推广,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还是建议在电台做高频次广告,调整赠送餐券额度以留出广告预算。
对此,法国嘉诗达酒庄中国市场首席营销顾问张俊庆指出,做买赠促销由来已久,不少厂家和酒商以往都更偏爱借助一些大的KA卖场来做,其原因就是为了规避企业自身平台影响力不够的原因。同时他认为,做买赠活动无需过分看重盈利。他指出:“在我看来,促销最主要的目的是快速使某个品牌被消费者记住。而非利润。这两者本身就是不可兼得的。做买赠如果还要求高利润,很有可能会挫伤爆款力度。因此,商家在做活动之前,一定要清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