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风口起,“白酒老将”李小刚携“中啤”入局

8小时前
十年磨剑,只待风起

文 | 罗玉婷

 

 

中国啤酒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工业啤酒产量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却持续升级。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全国精酿相关企业已突破1.3万家,仅2024年前7月新增注册企业就超2300家。一线城市精酿渗透率高达35%,新一线城市突破25%,二、三线城市奋起直追,市场规模直逼千亿。

 

在这股精酿啤酒消费升级浪潮中,一个由资深白酒操盘手李小刚创立的品牌——“中啤精酿”,正悄然崭露头角。这位浸淫酒业二十余年的老将,为何笃定跨界押注精酿赛道?

 

十年磨剑,只待风起

 

作为酒类市场征战二十余年的“老兵”,李小刚的经历堪称厚重。其职业生涯深耕白酒领域,曾主导泸州老窖等知名白酒品牌的市场销售运营,对酒类消费趋势有着敏锐触觉。

 

因职业需要,李小刚在过去十多年里多次到欧洲国家考察调研酒类市场,职业素养让他在十年前就从欧洲酒类发展中嗅到了国内精酿啤酒的市场机会。“消费升级的规律是普世的。”李小刚回顾道,“中国白酒经历了高端化,欧洲的啤酒消费也从工业啤酒转向精酿啤酒,这些清晰地预示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未来走向。所以十年前我便断定精酿将是啤酒高端化的最大机会点。”

 

 

看准即行动,且出手果决。多年前,李小刚重金购入“中啤”商标,落下在精酿半途中的第一颗子。“国内的工业啤酒多以城市、地域命名,让本地消费者有情怀,但也是产品全国化乃至国际化的一种无形束缚。”李小刚阐释其品牌战略,“‘中’字头天然具有国家视角,打破地域限制,品牌高度与格局截然不同,寄望未来它能在世界舞台代表中国精酿。”

 

品牌落定后,是漫长而扎实的筹备期。考察国内优质精酿酒厂、打磨产品、小范围测试……直至2022年,中啤精酿开始在多个城市低调铺货。令人意外的是,在没有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情况下,产品仅凭过硬的品质与卓越口感,便在经销商圈层内迅速积攒口碑。“很多经销商进货后,相当大的比例被他们自己开瓶消费了,”李小刚笑道:“这恰恰说明了产品的悦己属性,好喝,爱喝,享受其中。”

 

 

市场的积极反馈验证了方向,2024年,李小刚成立中啤酒业,开启精酿啤酒规模化、规范化运营的新征程。如今,中啤精酿已成功进驻全国超200家高端餐饮酒行渠道。

 

有机生态与极致工艺铸就“顶尖”口碑

 

在李小刚看来,精酿啤酒是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其核心生命力在于无可妥协的品质。中啤精酿将“天人合一,匠心手酿”奉为核心理念,对品质的把控近乎严苛。

 

为确保品质基石,中啤选择了一条高效路径——与青岛一家大型专业精酿酒厂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该基地也成为中啤专属的橡木桶陈酿中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品质的第一重保障。”李小刚强调。

 

原料上,中啤追求天然与生态:有机种植的麦芽、精选的欧洲系啤酒花构筑了风味骨架。工艺更是精益求精,融合传统修道院技艺与波本桶陈艺术,采用多麦芽黄金配比分段式糖化。精选波本桶赋予啤酒香草、椰子与焦糖的甜美层次,木质单宁柔化酒体;欧洲系啤酒花则以其苦香特质,完美平衡酵母带来的果香与辛香,最终成就桶陈风味与基酒的和谐交响。

 

 

每款产品口感都经过了专家团队反复调试,直至达到最佳状态才推向市场。也正是这份执着,赢得了业内“顶尖品质”的评价。

 

李小刚深谙,高端体验始于视觉终于味觉。中啤在包装上大胆采用香槟瓶与橡木塞,开瓶时那一声清响被赋予美好寓意:“中啤一响,黄金万两”,极大提升了品饮的仪式感与尊享体验。

 

2025年5月27日,中啤在重庆高调发布两款战略新品:橡木桶比利时三料精酿啤酒与V5头道麦汁比利时小麦精酿啤酒。这两款凝聚中啤核心酿造工艺精髓的产品,甫一上市便强势切入重庆高端餐饮、会所等核心酒水消费场景。“精酿啤酒现在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是时候展现中啤真正的实力了。”李小刚在发布会上信心十足地宣告。

 

 

竞合大时代,平台化赋能

 

精酿啤酒正从“贵妇”走向“邻家”。电商平台上9.9元的优布劳“头道小麦”、12元的泰山原浆“七日鲜”,标志着精酿正加速普及。李小刚认为:“参考白酒规律,精酿将是啤酒提价扩容主力,未来规模必达千亿级。”这片生机勃勃的蓝海,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也造就当前以竞合为主的市场生态。各方正合力做大蛋糕、培育消费习惯。

 

面对风口,中啤的策略很清晰,沿海市场精耕渠道,内地着力培育核心消费者与KOL氛围。对于寻求增量的经销商,尤其是有白酒销售资源的,李小刚的建言极具实操价值:“精酿是消费升级大方向,白酒经销商要主动学习了解精酿啤酒,主动拥抱趋势。”

 

在李小刚看来,精酿啤酒与白酒的消费群体高度重叠,有白酒渠道资源可无缝导入。而白酒的淡季恰好是精酿的旺季,消费季节性上完美互补。他认为,在白酒利润日益摊薄的当下,精酿有望成为经销商的利润新支柱。“精酿周转速度远超白酒,中啤的要求是年度周转率至少4次,即每3月一次,这是激活现金流的健康指标。”李小刚算了一笔经济账。

 

 

尽管当前各精酿啤酒厂的精酿啤酒以低端产品为主,但李小刚判断未来精酿的市场将会是各个价位段都有不错的产品。而白酒经销商要根据自身渠道和客户特点选择产品,避免盲目追求低端产品。

 

作为一个新兴品类,精酿啤酒要健康发展,需要进入市场的厂家、经销商都怀揣着一个正确的、长远发展的心态。“现在进入精酿市场,要把“中啤”做成百年品牌,中啤酒业成为头部精酿啤酒企业,而不是‘割’一笔就跑的挣快钱。”李小刚建议要选择理念契合、愿与经销商共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的品牌合作。“厂家的格局,决定你能走多远、赚多久。”

 

在白酒行业打滚几十年的李小刚,无比深刻地认识到“厂商命运共同体”的含金量。因此,他对中啤精酿的定位,远不止于一家酒企,而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致力于构建“供应链一体化生态”,为合作伙伴提供从酿造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赋能,打造“轻资产运营、回报较高”的商业模式。

 

“精酿与白酒,差异中蕴藏互补,可以同饮共销,”李小刚总结道,“这是与伙伴们共同发展、事业更进一步的巨大机会。”

 

工业啤酒的“量减价升”的趋势日益明朗,精酿啤酒承载着啤酒品类价值升级的最大想象。在这个追求悦己、健康与个性化的时代,李小刚率领中啤精准卡位。这个脱胎于白酒基因、淬炼于国际视野的品牌,手握“中”字号的宏大叙事与顶尖品质的硬核实力,正试图在竞合共生的精酿江湖中,定义属于中国的精酿标杆。

 

版权作品,未经糖酒快讯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糖酒快讯
2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