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威士忌指南·威士忌星级年鉴》出炉,透露出威士忌市场哪些关键信息?

文 | 吴悦
近日,由中国酒业协会指导,联合百瓶APP、北京威士忌节、《中外酒业》杂志社、WhiskyENJOY享威、深圳酒类行业协会等共同协办的《2025CWSA威士忌指南·威士忌星级年鉴榜单》已正式发布,这份榜单涵盖了2025星级产品推荐目录、2025特色产品推荐目录以及2025星级品牌,据悉是由11,478人(包括了大众评委、专家评委以及媒体评委)盲品并投票选出,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威士忌市场的真实反馈。
除了榜单,CWSA还出具了一份产品推荐指南和测评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看看这其中都透露出了威士忌市场的哪些关键信息。

雪莉桶仍是消费者最爱
创新风味桶或有可为

作为一种需要橡木桶陈年的烈酒,波本桶与雪莉桶一直是威士忌的两大核心桶型,其中雪莉桶尤其受到广大威士忌消费者的喜爱,而这次《2025星级产品推荐目录》又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入选的16款单一麦芽威士忌当中,有11款都使用了(全程或过桶)雪莉桶,而排名前三的三款威士忌(一款获得3星、两款获得2星)均为重雪莉风格,充分说明了雪莉桶与中国威士忌爱好者之间的适配度,并且通过唯一获得了3星的这款格兰纳里奇12年欧洛索雪莉桶桶强来看,年份不一定会成为影响消费者喜好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在于雪莉桶的质量以及对雪莉桶的应用程度。

除了雪莉桶,在入选的16款单一麦芽威士忌当中,还出现了使用创新风味桶的两款国产威士忌,分别是白猿的马尔萨拉(一种加强型葡萄酒)桶桶强,以及钰之锦的霞多丽单桶,这两种桶型在威士忌当中并不常见,因此颇具创新风格,结合在去年年底由百瓶APP用户票选的年度威士忌榜单中,大理凌酝酒厂以其独具特色的云南咖啡桶获得了“年度最佳用桶创意”,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对于国产威士忌来说,除了在雪莉桶的使用上除了需要不断向苏格兰靠齐外,采用差异化的创新型风味桶也不失为一种“破圈之法”。

在价格方面,报告显示,有42%的消费者对桶艺创新带来的溢价接受程度在10%-20%之间,同时也期待通过桶艺创新除了风味的在地化和个性化的表达外,优化生产与熟成成本结构,使威士忌价格更趋合理。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也指出,桶艺的创新需要以威士忌消费者的实际口碑来佐证,要以风味的提升为核心目的,而不能仅仅是一个“噱头”。

中式风味与中餐搭配潜力巨大

随着国产威士忌逐渐开始崭露头角,“中式表达”成为了国产威士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崃州的蒙古栎和黄酒桶,到太瓏釀的大米威士忌,各家酒厂无论是在包装设计还是在风味探索上都在尝试中国特色。
然而,报告中显示,虽然有近8成的消费者表示曾接触过带有中国元素的威士忌,但从反馈上结果来看,多数消费者认为这些中国元素的融入目前还停留在表面,并未与威士忌形成深度的融合,换言之,目前中国威士忌酒厂对于中式威士忌的尝试还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至少还没有真正的触及到消费者心智。

而在对于中式威士忌的表达上,多数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有中式风味元素融入的威士忌,同时对于本土材料的应用(如茶类、陈皮、特色水果)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这说明了,比起在视觉方面的中式文化符号,消费者更注重威士忌的风味本身。

除此之外,在餐搭场景上,威士忌与中餐的搭配,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威士忌的佐餐场景仍以西方菜肴为主,而与中餐的结合尚属蓝海。此次调研表明,消费者对威士忌搭配中餐——尤其是“浓油赤酱”类菜系——满意度很高。这一现象在威士忌文化较为成熟的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显示出风味探索的初步基础。
随着威士忌消费日益普及、饮用场景持续拓宽,“威士忌配中餐”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趋势中,专业搭配指导的需求尤为迫切。超过70%的消费者明确表示需要中餐与威士忌的搭配指南,这不仅反映出当前专业体系的缺失,也为品牌推广提供了明确方向。一套科学的搭配逻辑,既能降低消费者的尝试门槛,也能像葡萄酒的侍酒文化那样,为中餐威士忌搭配建立起可推广的标准体系,从而真正释放这一市场的潜力。

国产威士忌的质价比仍显不足

在2025特色产品推荐目录中,有一项是“极度质价比产品”,所谓质价比,指的是 “品质与价格之比”。在这项榜单中,包括了200元内的5款产品,以及200-500元内的7款产品,但在这12款产品当中,仅有3款产品来自中国,尤其是在200-500价格区间(也是单一麦芽威士忌的核心价格区间),仅有1款是国产威士忌,远低于国产威士忌的总体参赛比例(单一麦芽威士忌中有43%的参赛酒款来自中国),显示出国产威士忌在质价比方面的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威士忌整体起步较晚,多数酒厂仍面临资金紧张、高年份原酒储备不足等现实困境。这也导致在需要时间沉淀的品质竞争中,国产威士忌难以在同等价位段与国际品牌展开充分抗衡。然而,这一差距也恰恰揭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在品质塑造与品牌认知上持续投入,逐步构建起与价格相匹配的产品力,将成为国产威士忌实现“质价比”突围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在威士忌这个新兴的市场中,消费者偏好、品类创新与场景拓展正共同塑造着行业新格局。这份由上万名消费者共同谱写的市场图景表明,未来的竞争将超越单一的产品维度,转向品质、文化与消费体验的全面融合。对行业而言,深入理解消费偏好、构建专业体系、夯实产品价值,将是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随着产业的成熟与消费文化的深化,中国威士忌市场正站在从品类普及迈向品质升级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