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快线“乳胶门”引爆含乳饮料业腥风血雨
近日,网上疯传娃哈哈营养快线阴干后成胶状物,有网友还专门做了实验,并晒出了图片。虽然娃哈哈公司两次发声明称此现象是正常的,但娃哈哈营养快线“乳胶门”一触即发,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同时,由此次“乳胶门”也引爆了含乳饮料业的腥风血雨。
娃哈哈营养快线“乳胶门”引爆行业腥风血雨
事件回顾>>>
娃哈哈营养快线陷“乳胶门”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有网友做了一个实验,将娃哈哈营养快线饮料倒入一个瓷盘,一夜时间,饮料就变成白色的胶状物,晒干能当避孕套。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真是太可怕了,触目惊心啊。”“谁还敢喝那些杂七杂八的饮料。”也有网友提出质疑,“感觉挥发的速度够快,同等体积的水绝不可能一夜之间全蒸发。
网友在帖子中称,是因“好奇而求证其他网友发布帖子真实性”而将娃哈哈营养快线饮料倒入盘子中阴干。结果发现,阴干后的饮料只剩一层“胶状的皮”。该网友同时还附上相关试验的图片进行说明。
娃哈哈方面发表声明称,蛋白质具有凝胶性和成膜性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这种性能制造的豆腐皮、酸奶、鱼冻等产品很常见。“由于营养快线中牛奶蛋白含量较高,因此脱水后成胶状是一种正常的蛋白质凝胶现象。”而其后的第二份声明则称,由于“营养快线实验”事件已造成一定冲击,诚心邀请该“实验者”能站出来澄清真相,对蓄意散布不实言论、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将通过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含乳饮料业腥风血雨被引爆
“含乳饮料的利润率相对其他品类更高,一瓶营养快线的成本估计只在一元左右,毛利率超过50%是一定的”,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而正是这样的高收益诱得各巨头竞相折腰。
据了解,去年娃哈哈营收550亿,利润67亿,其中营养快线单品销售就占20%.“2009年营养快线销售就过100亿,2010年推出的升级版在广东每月预销售过150万箱,若还加上爽歪歪、AD钙奶、乳娃娃、果奶、呦呦系列等十多个‘涉乳’产品,整体含乳饮料占娃哈哈销售额七成以上。”一业内人士透露。
据朱丹蓬介绍,2004年小洋人妙恋乳最先开拓这一领域,是当时的老大,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全国性战略,被模仿者营养快线后起直追。而南方的霸主太子奶一度达到20亿规模,占有50%份额,却迅速衰落,银鹭花生牛奶则主打双蛋白概念。“即使是区域性品牌也销量可观。”YQCB远强传播创始人胡远强向南都记者透露,银鹭花生牛奶有8亿-9亿规模,小洋人则达10亿,达利园优先乳更有30亿-40亿的销售。
事实上,2009年10月,可口可乐便高调发布首款水果牛奶饮料美汁源果粒奶优,正式“涉乳”。而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伊利、光明更是早将目光投向这块巨大的蛋糕,除了蒙牛酸酸乳、伊利优酸乳等产品外,还积极开发类似果粒奶优的含果粒产品,蒙牛真果粒、伊利果立享、光明Hi优果粒等同质产品一时间搏杀江湖。
记者翻查资料发现,蒙牛上半年乳饮料收入42.47亿,同比增长19.2%,占液体奶收入的26.1%.而其整个2010年度乳饮料收入73.36亿,占液体奶收入27.3%,比例更高。旺旺上半年乳品及饮料类收益增长29.3%至6.234亿美元。
如此蓬勃的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胡远强告诉记者,康师傅今年将四五年前下架的无糖绿茶品牌优健美改头换面,打造成全新的含乳饮料悄然攻打市场,450M L的售价不过2.5元,与4元档位的营养快线和果粒奶优形成有效区隔。而刚刚介入太子奶破产重组的三元则在日前发布公告称,计划与台湾爱之味等成立合资公司,以土地估值和现金共出资1亿,生产含乳饮料。
不论此次营养快线风波是否将动摇到娃哈哈在该领域的老大地位,一场血雨腥风显然已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