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从“贵州酿造”到“中国名品”,解码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价值与贵州方案

糖酒快讯2025.11.21

导读:产业生态协同,从“赤水河谷”迈向“全球经典”

文 | 郭媛

 

从产能优势迈向品牌势能,从贵州酿造跃升为中国名品,赤水河谷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品牌进化。

 

今年4月,遵义市和毕节市联合申报的“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这也是唯一上榜的酒类区域品牌,其中,茅台、习酒分别入选历史经典和时代优品。

 

11月18日,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贵州站)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政府、行业协会、酒企、专家等汇聚一堂,多角度为赤水河谷白酒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远不止一场品牌盛会,而是酿酒被列为历史经典产业下,贵州白酒的一次借势突围,以更加自信、更开放、更前瞻的姿态,迈向全球历史经典产业的高地,重新定义发展的方向。

 

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价值与贵州优势

 

今年10月,工信部首次将酿酒定性为“历史经典产业”。在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升维背景下,贵州作为世界白酒的核心产区,战略意义愈发凸显。

 

会上,与会嘉宾从什么是历史经典产业、如何传承历史经典产业、如何认识酿酒产业的历史经典性等方面解析历史经典产业,并分析这一战略举措对贵州白酒的深切赋能。

 

敖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表示,“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不仅是省之大计,也是国之大者,既是对酱香白酒文化价值与产业定位的认可,更赋予了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十五五”期间,贵州将在省级层面深化“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建设,持续巩固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领先地位,形成“龙头领军企业+优势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企业舰队,不断增强酱香白酒产业集群竞争力。

 

纪连海

 

中国历史学家、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连海表示,酿酒产业被国家正式列为“历史经典产业”。这既是对其千年传承的肯定,也是将其文化竞争力转化为现代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宋书玉

 

历史经典如何更好地传承、更好地发展,是摆在行业面前必须深度思考、明确解析的时代课题。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出,必须做好生态是命脉、文化是核心、时间是成就、创新是动力。赤水河谷产区应该做好四点转变,即“引导消费”到“消费引导”,从酒找钱到酒找人,从“产区品牌”到“品牌产区”,从“品牌输出”到“价值共鸣”,最终构建起以产区为整体品牌、以企业为价值单元的“共荣共生、各美其美”的产业生态。

 

他表示,在新时代浪潮中,唯有以产区之“正”立本,以品牌之“奇”制胜,以消费之“变”导航,才能让“赤水河谷”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成为中国消费品体系中的璀璨明珠,更成为全球烈酒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东方经典。

 

秦书尧

 

如何认识酿酒产业的历史经典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表示,酿酒是历史遗产,更是时代经典,这是“历史经典性”的本质,也是行业永续发展的逻辑。从历史经典中,更好地培育提升商业价值、消费价值和社会价值,酒业才能稳健穿越调整,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

 

他建议,贵州酿酒产业要加大文化研究、维护消费者利益、打造产业融合新生态、建立白酒出海平台、将责任嵌入发展战略,发挥出历史经典的优势。

 

马勇

 

如何认识“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作为经典产业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马勇以视频形式建议,一要坚持生态优先,守护酿造本源;二要坚持质量至上,恪守匠心品质;三要坚持创新驱动,丰富品牌内涵;四要坚持协同发展,凝聚整体合力。

 

作为“历史经典”和“时代优品”,茅台和习酒分享了各自在传承历史经典与时代创新中融合发展的实践,为产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陈华

 

“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这一“金字招牌”,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从传承为根、品质为魂、生态为基、创新为翼、开放为桥五大维度,分享了茅台的实践与思考。茅台的发展逻辑,如同一组闪耀的坐标,为中国白酒产业标记了进化的方向。

 

汪地强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讲述了习酒以“品”浇筑“时代优品”根基,以“香”勾勒未来发展图景的生动实践。即“品润赤河”,以敬畏“护”源头;“品酌时光”,以匠心“磨”品质;“品暖天下”,以文化“传”温度;“品新致远”,以数字“赋”新能;“品聚合力”,以共荣“拓”未来。并表示习酒将始终扛着“时代优品”的使命,和所有伙伴一起,把赤水河谷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把中国酱香的名片递到全球消费者手中,共同打造好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

 

从顶层设计的赋能,到行业协会的方向指引,再到龙头企业的开路实践,贵州为全国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贵州方案”。

 

四场高峰对话

共谋赤水河谷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论坛的单向输出模式,创新采用专题对话的方式,汇聚政府、企业、市场、媒体等多方智慧,聚焦四大核心议题,多层次、跨领域为贵州白酒的发展建言献策。

 

珍酒李渡、金沙、钓鱼台三家企业围绕“依托区域品牌培育名品精品”主题,从企业实践、品牌建设、媒体传播等维度,探讨了如何借助“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势能,培育更多叫得响、立得住的贵州白酒名品精品。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表示,将在品质建设、品牌塑造、市场开拓与文化引领等方面深度布局,推动区域特色资源转化为可持续消费竞争力,把赤水河谷的故事讲好、讲透。

 

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副总裁、贵州金沙酱酒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世凯从“老酒储量”与“品质稳定性”的角度进行分享,强调优质的老酒是品质稳定的压舱石,窖池越老、生态越优、原料越好、人才越专,企业的品质就越稳、储量越足。

 

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远怀表示,品牌不是“生”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品牌文化形成的本质在于“把事情做好”。

 

遵义市、毕节市、仁怀市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典产业高地”主题,就如何发挥产区优势、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经典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一致表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典产业高地,不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标准、品牌、文化和生态的全面领先。

 

 

在“如何让中国酒文化有效触达消费者”专题对话环节,仁怀酒文化研究会、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表示,将利用数字营销减少酱酒交易的中间环节,让利消费者,通过渠道共享、资源整合,打造数字营销新模式,全方位触达消费者。

 

 

小糊涂仙酒业集团董事、副总裁周诗瑶表示,小糊涂仙以文化赋能品牌,持续开展文化实践与创新探索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体验感知为桥,让文化跳出符号化的束缚,成为可触、可感的生活实景与情感共鸣。

 

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长文表示,国台通过活动冠名、演唱会赞助、举办盲品大赛等形式,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推动美酒与美好生活的连接。

 

贵州董酒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晓毅表示,董酒通过体验式触达、数字化触达、场景化触达、场景化触达,达到文化触达的最高境界,以“润物无声”的浸润,让消费者走近董酒。

 

 

围绕“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淘天集团酒/乳饮行业总经理张则元、京东集团酒类业务部副总经理赵婉婉、美团闪购酒水茶饮业务负责人王炜、贵州习酒电子商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数据运营部副总经理刘依晨、仁怀青年商会会长梁绍辉、茅台镇商会执行会长唐晖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思路。

 

他们认为,当下消费场景正越发多元,消费者对产品也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产业创新必须跟上场景变化的步伐。

 

四场深度对话,搭建了政府、企业、平台、专家多方联动的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碰撞凝聚发展共识,为赤水河谷产区破局行业调整期提供了重要指引。

 

产业生态协同

从“赤水河谷”迈向“全球经典”

 

产业名片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工业形象的特别彰显,是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和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

 

何映昆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认为,“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产业名片的建设意义深远,将成为贵州最为自豪的文化标识与产业标杆,也将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现文化自信的靓丽使者。

 

敖鸿与中国酿酒大师季克良共同为“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题字揭幕,遵义市、毕节市接牌,标志着贵州白酒正式进入“政企联动、全域推广”新阶段。

 

 

活动现场,“企业矩阵、品牌公约、产业地图” 三大核心成果的发布,构建起了系统化、可落地的区域品牌建设框架,为赤水河谷产区的协同发展擘画了清晰的实施路径。

 

贵州省有关部门及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共同启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首批企业矩阵,茅台、习酒、珍酒、国台、小糊涂仙、钓鱼台、金沙、董酒、酣客君丰、仁怀酱香酒、衡昌烧坊、国威酒业、夜郎古、酒中酒集团、黔酒股份、荷花酒业、茅泉酒业、无忧酒业、贵州安酒、怀庄、文中酒业、贵州贵酒、远明老酒、京华酒业、金酱、李兴发酒业、北街酒厂、波波匠、真工、君台厚酱酒等企业入选。

 

 

从龙头企业到新锐力量,形成了赤水河谷产区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发力,为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奠定了组织基础。

 

同时,为维护产区品牌的核心价值,遵义市、毕节市人民政府携手产区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制定发布《区域品牌公约》,明确提出:敬畏自然、珍爱产区;传承工艺、精益求精;严格管控、确保质量;真实标注、合法竞争;绿色生产、低碳发展;强化自律、共谋发展。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联合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汇川区、播州区、赤水市和桐梓县共同发布了“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产业地图,该地图清晰标注出“四区多点”的产业布局,直观呈现了该区域从“原料—酿造—销售”的全产业链优势。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这场以“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为名的品牌盛会,已悄然擘画出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为历史经典产业的当代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是贵州名片,更是中国消费名品的代表。未来,赤水河谷产区必将以更坚实的产业生态、更鲜明的品牌标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擦亮中国消费名品的 “贵州名片”,让中国酱香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交融中,书写属于全球经典产业的崭新篇章。

 

阅读 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