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化”浪潮下,酱酒的破局术

7小时前
另辟蹊径,走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文 | 郭媛

 

近来,浓香型白酒企业纷纷布局低度市场,引发行业关注。8月19日,古井贡酒推出26度的“轻度古20”;舍得酒业也宣布将在8月30日发布29度新品“舍得自在”;更早之前,五粮液也宣布将在9月份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产品、水井坊提出将在特定区域尝试推出38度以下产品……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相比浓香,酱香在“低度化”进程上面临着更多结构性挑战:消费者认知度较低、渠道价格优势不明显,更关键的是降度工艺难度大——酱酒风味物质丰富,降度后极易出现口感失衡、风味弱化等问题,郎酒技术团队就曾发表论文指出低度酱香酒要解决“酸酯平衡”问题,需要重构整个勾调体系。

 

正因如此,目前市面上罕有低度酱酒产品流通。面对不断蔓延的“低度化”浪潮,酱酒企业该如何应对?

 

跨界破冰,寻找新增量

 

酱酒企业并未拘泥于在白酒产品线中强行降度,而是以跨界思维拓展边界,切入低度潮饮赛道,瞄准年轻客群和个性化消费需求。这不仅拓宽了产品矩阵,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增长动力。

 

8月8日下午,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聚光灯下开启了个人首场直播,正式推出旗下首款高端精酿啤酒产品“牛市News”,吸引超200万人观看,成为今年酒业最热的话题之一。

 

这场直播不仅是企业掌门人亲自下场的营销创新,更折射出白酒企业在市场变革中的战略转向;也不单是一次产品创新,更是一家白酒头部企业的大胆跨界——通过布局啤酒这一高频次、快周转的品类,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曲线。

 

吴向东在直播中表示,推出这款啤酒就是要把“悦人悦己喝酒的生活方式”带给大家。而这款耗时三年全力打造的高端精酿啤酒,定价为88元/瓶,创下了白酒企业跨界啤酒的价格新高。

 

而在此之前,茅台已先行跨界布局低度化产品。去年3月,茅台推出其首款年轻气泡低度潮饮UMEET蓝莓气泡酒,顺应年轻化、低度化、时尚化、潮饮化发展趋势,并通过线下品鉴和互动活动,构建与年轻群体的沟通纽带。

 

后浪研究所《2024年轻人喝酒报告》显示,啤酒、果酒、鸡尾酒位列年轻人消费喜好前三名,占比均超40%,而白酒仅占31.8%。因此,推出契合年轻人口味的啤酒,成了白酒企业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跨界背后,亦体现出酱酒企业对季节性酒类产品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控。从行业季节性规律来看,啤酒、气泡酒等消费呈现显著的夏季高峰特征,每年5-9月的销量占比超全年一半以上,而白酒的消费旺季则集中在中秋至春节的秋冬季节,两者形成天然的季节性市场互补。这种季节性的错位,使其有望实现全年经营布局,既能提升渠道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持续保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

 

更为关键的是,精酿啤酒赛道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精酿啤酒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预测,精酿啤酒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将从2022年的14.3万千升增长到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高达17,呈现出广阔的增长空间。

 

此外,酱酒跨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内卷式竞争。

 

聚焦宴席,深化消费场景创新

 

向外求增量的同时,酱酒企业也在纷纷聚焦宴席,依托其风味优势强化场景占位。

 

8月4日,茅台保健酒业聚焦宴席市场推出大众价格段产品台源红;此前一个月,珍酒同样围绕宴席市场推出了战略新品珍酒?珍十;6月,习酒启动了“有喜事·喝习酒”活动……此外,茅台酱香酒、郎酒、国台、金沙酒业等品牌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宴席政策。

 

为提升吸引力,酒企推出丰富促销策略:从现金奖励到赠送蜜月旅行,从产品买赠到费用报销,促销方案层出不穷,加速推动了酱酒在宴席市场的快速渗透。

 

这反映出当下酱酒企业对宴席市场的重视,也意味着主流酱酒企业围绕宴席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全面展开,这也为宴席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参与门槛降低、奖品类型也更加丰富、服务体验持续升级。

 

酱酒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正积极提升性价比,拉近与消费者关系,增强情感共鸣,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酱酒、喜欢酱酒。

 

在“无酒不成席”的传统习俗下,宴席一直是酒类最为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中金公司调研数据显示,宴席市场占白酒行业总收入40%,市场容量约为2500亿。宴席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还具有非常难得的消费确定性。此外,宴席市场还具有消费集中、品牌传播效果好等特点,成为酒企必争之地。

 

此外,相较过去酱酒企业主要抓团购市场,但随着“禁酒令”的推出,团购遭遇萎缩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因此,宴席特别是婚宴成了当下酱酒企业破局的重要抓手。

 

围绕“消费者需求”

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在应对低度化的浪潮中,酱酒企业并未盲目跟风,而是跟随消费者的需求下功夫。

 

一方面,向外跨界破冰,通过布局精酿啤酒、气泡酒等低度潮饮,直接切入年轻消费群体和多元消费场景,不仅规避了酱香白酒降度的技术难题,更在高速增长的新赛道中找到了增量空间。

 

另一方面,向内深耕场景,聚焦宴席这一庞大且确定性的核心市场,通过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加大促销力度、提升服务体验,将酱酒品质优势与宴席社交属性深度绑定,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基本盘,巩固大众消费市场。

 

无论是跨界推新品,还是聚焦宴席市场,其核心始终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它既尊重了酱酒酿造工艺的客观规律,守住了风味和品质的根基;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出击,通过跨界创新和场景深耕,是一场围绕消费者需求、场景拓展和品牌创新的系统性工程,构建出更加立体、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型。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酱酒市场或许仍不会出现大量的低度产品,但通过“跨界引流”与“宴席深耕”的双轮驱动,酱酒企业将在“低度化”浪潮中另辟蹊径,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版权作品,未经糖酒快讯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糖酒快讯
1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