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的行动力、同心力与引领力
文 | 郭媛
近日,仁怀市召开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议,543家白酒生产、销售和包材、物流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
会议明确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酱香白酒品质保卫战、诚信捍卫战和市场秩序治理攻坚战,奋力谱写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并提出,今年7月至12月,仁怀市将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行动,旨在构建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严密监管体系,全力打击治理“年份酒”虚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假冒侵权等问题。
此前,央视财经发布《“年份酒”岂能凭空造》,直指酒精勾兑、虚标年份、价格欺诈等行业顽疾,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侵蚀了仁怀作为酱酒核心产区的根基。
报道一出,仁怀迅速行动。仁怀市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市场监管局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核查,酒协发布《行业自律倡议书》,开启了一场贯彻“政府、协会、企业”的全面治理行动。这不仅释放了仁怀强化行业治理,推动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也体现了仁怀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行动力、同心力和引领力。
仁怀的行动力
面对乱象,仁怀迅速亮剑,折射出守护产区的紧迫感。
报道播出后的12小时内,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启动,贵州省、遵义市及仁怀市三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连夜赶赴涉事企业现场指导核查处置工作。
不足24小时,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发布《关于核查处置央视曝光白酒生产销售相关问题的通报》,初步锁定12家涉事主体,对涉事企业基酒抽检46样次、成品酒抽检66样次,并将“依据检验结果依法处置”。
随后,遵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开展涉酒生产销售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维护遵义白酒产业良好发展环境。
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仁怀产区酱香白酒行业自律倡议书》,向全市酒企发出坚守传统工艺、诚信守法经营、强化社会责任、共建长效机制、重塑产区形象的系统倡议,并提出建立“黑名单”机制、通过区块链溯源提升防伪能力等具体举措。
仁怀市相关部门就市场乱象层层推进整治工作,接连而来的密集行动,凸显的不仅是仁怀,更是整个贵州白酒产业正视问题、刮骨疗伤的高度共识与危机意识。
这种迅速响应的行动力在仁怀身上并非首次展现,这是在其长期的产业治理过程中逐步建立并深植的,从此前仁怀对基酒、年份酒、散酒的规范治理中可清晰窥见。
仁怀的同心力
仁怀对年份酒乱象的治理,不是单方面的监管或自觉,而是构建起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动员大会上,仁怀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悉数出席,如此高规格的政企联动,在行业并不多见。超500家参会企业代表覆盖酱酒生产、销售、包材、物流全链条。
并印发《仁怀市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根据《方案》,仁怀市将聚焦生产包装、市场秩序、物流运输、包材市场、行业自律等重点领域,突出严防严管严控严查严惩,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治理行业突出问题,全力维护仁怀酱酒核心产区声誉,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白酒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举措,勾勒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蓝图。
政府铁腕监管——聚焦全产业链条,突出“严防严管严控严查严惩”,打击行业乱象,跨部门执法与司法衔接,织密监管网络,让违法者无所遁形。
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严守法律红线、健全质控体系,建立质量溯源系统。物流企业(如顺丰)被纳入承诺体系,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借道电商、经销商流入市场。
行业协会监督——仁怀市酒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建立“黑名单”制度建立,对违规者公开谴责,推动产区标准升级。
这种让“责任环环相扣、监督多元参与”的机制,通过全链条的“零容忍”打造了常态治理机制,使诚信经营从口号变为可落地的系统性工程。
在仁怀,这样的同心力不仅体现在危机应对时,更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如近年来,仁怀“抱团”发展便是如此,老牌名企、新兴势力、规模以上企业以及中小特色酒企共同以产区之名出击市场,“产区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打破以往企业单兵作战的局限,以集体品牌提升产区竞争力,全面展现了仁怀酱酒的多样魅力与产业活力。
仁怀的引领力
作为中国酱香白酒的核心产区,仁怀一直以来是白酒产区建设发展的样板式存在。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千亿产业的神经。
在此次关乎酱酒品质、诚信与市场秩序的攻坚战中,仁怀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监管、最自觉的诚信、最广泛的参与,奋力谱写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行业刮骨疗毒树立了新标杆。
仁怀深知,消费者的信任是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酱酒产业治理行动,并非一朝一夕、一城一池,而是产区政府、协会、企业共同捍卫产业生命线的共同战役,每个人都有着责无旁贷。
长期以来,基酒、年份酒、散酒因无标准规定,处于市场模糊地带,成为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仁怀持续推动产业“瘦身”“强体”,此次对“虚假年份酒”的重拳出击,也是仁怀对白酒产业治理升级的重要一环。
早在2020年,仁怀市便划拨专项资金治理规范当地酱酒生产。对外加强对酱香基酒外销外流的规范管理,对内严查严防酱酒生产过程中添加食用酒精,让“串酒”等破坏产区秩序、损害产区价值的行为无所遁形。
2021年,仁怀开始实施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密集出台大量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先后发布《仁怀市散装酱香白酒标识标注规范(试行)》《仁怀产区大曲酱香型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关于规范酒类市场生产经营行为的通告》等文件,管控品质、控制市场乱象。
在产业治理过程中,仁怀不仅重视短期内的专项整治,更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坚持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目前,仁怀已基本完成对基酒、年份酒、散酒管理办法的制定。
一直以来,仁怀勇于自我革新,通过一次次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其守护酱酒品质、捍卫消费者权益、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因此,本次对“虚假年份酒”的严厉打击,不仅直指部分行业乱象,更可能为仁怀带来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宝贵契机。